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
同安王归顺之后,睿王(多尔衮)令人看守防范,又不计其在籍亲人作何恩养安插,以致子弟疑惧反侧。
朕又思郑芝龙既久经归顺,其子弟即朕赤子,芝龙之子郑森者,孝子仁人,恐其父在朝为质而顾虑不降,何忍复加征剿,今父子二人同朝为王,特许共处泉州一地,也可得享“父慈子孝”
之天伦。
诏书至时,海澄王若降,不必来朝,就地屯守练兵。
如若不降,也可弑父而反,乃乘逆寇稽诛[6],王师暂息,坐享渔人之利。
如是,满汉八旗不必立即追剿,而应同仇敌忾,待收复宝岛台湾、驱除西洋鞑虏之日,华夏将士方可列阵相向、一争高下!
……海澄王以为天堑不能飞渡,投鞭不足断流耶?非也,实乃西洋鞑虏辱国之患在先,自家兄弟倪墙之祸在后!
徒以薄海同仇,特伸大义。
夫以中华全力受制潢池,而欲以江左一隅兼支中国,胜负之数,无待蓍龟矣!
海澄王麾下诸君果识时知命,笃念故主,厚爱贤王,宜劝令削号归藩,永绶福禄。
朝廷当待以虞宾,统承礼物,带砺山河,位在诸王侯上,庶不负朝廷伸义讨贼、兴灭继绝之初心。
至南州诸彦,翩然来仪,则尔公尔侯,列爵分土,有平西之典例在。”
[7]此番安抚诏书,可比历史上顺治九年福临亲政伊始,于十月初九下的那一道诏书更加情真意切,态度也更加决绝。
当日,顺治皇帝与同安王郑芝龙一起,率领满汉重臣一起登煤山[8],祭拜故明崇祯皇帝,祭文[9]曰:“夫君父之仇,不共戴天。
《春秋》之义,有贼不讨,则故君不得书葬,新君不得书即位,所以防乱臣贼子,法至严也。
闯贼李自成,称兵犯阙,手毒君亲;关内[10]臣民,不闻加遗一矢。
平西王吴三桂介在东陲,独效包胥之哭。
朝廷感其忠义,念累世之宿好,弃近日之小嫌,爱整貔貅,驱除狗鼠。
入京之日,首崇怀宗帝、后谥号,卜葬山陵,悉如典礼。
亲、郡王、将军以下,一仍故封,不加改削;勋戚文武诸臣,咸在朝列,恩礼有加。
耕市不惊,秋毫无犯。
……故而大明之亡,亡于闯贼李氏,非亡之于清朝也;大清之继,继于天命民意,非取之于明朝也。
……贼毁明朝之庙主,辱及先人。
关外国人不惮征缮之劳,悉索敝赋,代为雪耻。
山海关外,固为华夏,满洲之人,源于商周;同根同种,风俗有异,中华一统,普天共主!
清曾为明臣,明亦曾为元民,明清代继,中国永续!
云云……”
此文一出,那些亡明遗民无不痛哭流涕,有感动的,也有悲愤的,但,更多的是震惊,是思索,包括远在福建的郑森。
祭拜崇祯之后,顺治皇帝又在位育宫与郑芝龙长谈,内容不得而知,据说小皇子其时正好被苏麻喇领着去给皇上请安,并在殿中玩耍良久……
又过月余,九月三十日,顺治皇帝亲送郑芝龙于大清门之外,君臣相泣而别,同安王驰马三里,皇帝竟寸步未离,王止马,有内监传谕说:“王兄可返(造反)!”
郑芝龙哭拜于马下,歃血而誓,曰:“臣此去,永世不返,永镇台湾为我大清东南之门户!”
奇怪的是,同安王一行南下的殊为从容,全然没有鸟出牢笼、鱼归大海的急迫,堪堪到了腊月,才进了泉州。
同行的护卫,还押解着一批囚徒。
经年之后,世人才知道,这些囚徒,都是当年清军攻陷郑森老家福建南安县后,凌辱郑森之母田川氏的首恶之人!
不久,坊间又悄悄传说,从祭文,到皇帝那句意味深长的送别之语,再到郑芝龙的从容不迫,竟都是出自宫城那位持鼎而诞的小皇子之手!
一对恋人,玩转命运,穿越时空!...
上古一场灭魔大战,天地灵脈毁坏殆尽,以灵气为主的修炼体系从此成为了历史,飞升天界也成为了永远的传说。数十万年后,一场轰动暮云城的进阶观礼,天才少年李木遭人暗算,人生跌落谷底。生死间的徘徊,是死于沉寂,还是自灰烬中重生,一段飞升天界的传说,就此开启(固体后天先天神通通玄真王超凡入圣帝尊真仙)书...
韩江万万没想到,大女儿看似无心无意的一句话(我不是你亲生的),却一语成谶,也揭开掩盖在婚姻和家庭的层层黑幕。妻子是绝顶大美女,也是当地女首富,和韩江结婚十六年,育有两儿三女。无独有偶,更多的亲子鉴定结果显示,余下两个女儿都不是亲生的,至此,韩江的婚姻和事业,进入了至暗时刻...
篾(mie)匠心灵手巧,做个灯笼走阴阳,做个背篓能背山,做的纸人竟然能啪啪啪,做的纸马能驮着我一夜千里,做个竹篮能载山运湖,而我就是一个篾匠,我有一个人皮灯笼!...
他是亚洲实力偶像,她是平凡呆萌小粉丝,当男神遇见呆萌小粉丝,会发生什么让人爆笑的事情呢?让我们拭目以待。...
新书异界之小李飞刀上传,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去围观围观。这本小说现在还在修改中,全面的修改。...